2020年12月31日,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接受俄“自由媒体”网书面采访。张大使在采访中总结了中俄两国2020年在防疫、经贸、能源、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成果和“一带一路”建设成就,介绍了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情况,并对双方2021年合作前景提出期许与展望。全文如下:
1.张汉晖先生,即将过去的一年对每个人、对全世界和全球经济而言都十分复杂,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年带给各国政府和普通人什么启示?
2020年,人类经历了百年未遇的传染病大流行。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一些国家面临第二波疫情威胁,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之路任重道远。与此同时,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沉渣泛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横行,国际形势进入动荡变革期。这场疫情带给我们多方面启示: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是人类命运与共,病毒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国际社会唯有凝聚合力,才能共克时艰、战胜疫情。各国应跳出小圈子,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弘扬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二是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和历史潮流,各国要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三是全球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各国要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
从双边关系层面看,疫情是一块“试金石”。 2020年,中俄关系继续在高水平上快速发展,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成色更足。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4次通话,在主要大国中保持了最紧密的高层沟通,为中俄关系发展提供了战略引领。两国积极开展联合抗疫,守望相助,彼此坚定支持,共同反对疫情政治化,为国际社会作出了表率。中俄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着手实施2020-2021中俄科技创新合作年系列合项目(超过1000个)。面对疫情冲击,两国经贸等领域务实合作仍保持强大韧性和活力。中俄继续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化进程,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成为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中的重要稳定力量。
从中国自身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经济加速企稳回升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抗疫成功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和启示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场疫情告诉我们,疫情防控需要全社会参与,个人自由应有边界,在关键时刻,公民应自觉将个人自由一定程度上让渡给国家和集体,识大体、顾大局,服从防疫相关规定,团结互助,尽己所能,为摆脱疫情危机作出应有贡献。
2. 去年您刚来到俄罗斯时曾指出,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这一时刻出任驻俄大使,是否感到轻松、简单呢?
我曾在莫斯科留学一年,工作后多年从事对俄工作,也多次到访俄罗斯。这片广袤土地的独特风情、文化魅力、历史风韵,令人神往。有幸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之际担任中国驻俄大使,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业已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组大国关系,对促进两国发展振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双方都认为,中俄关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两国元首将“守望相助,深度融通,开拓创新,普惠共赢”确定为新时代中俄关系的目标和方向,这也是使馆工作的根本遵循。在高水平上实现新发展,绝非易事。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合作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作为大使,我将带领中国驻俄使馆的全体工作人员,与俄各界友人一道,全力落实好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达成的各项重要共识,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进一步走深走实。
3. 2020年前10个月中俄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2.3%,不过专家认为,相较于新冠肺炎影响下全球贸易额的降幅,中俄双边贸易表现还不错。去年两国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100多亿美元。2020年前11个月中国外贸额增长1.8%。您认为,今年中俄经济合作的强劲和薄弱环节都有哪些?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贸易造成冲击,也使中俄经贸合作面临一定困难。疫情传播和有关防疫限制措施造成两国物流运输通道不畅、人员往来受限,中俄双方正在共同努力,尽可能把这些影响降到最低。
尽管面临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中俄双边经贸合作基本面仍保持总体稳定,展现出较强韧劲和发展潜力,呈现出以下亮点。一是双边贸易势头不减,结构日益多元。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11月,双边贸易额达974亿美元,全年有望继续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医疗器械、电子、轻纺产品对俄出口逆势增长,天然气、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自俄进口量快速增长。自俄农产品进口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大豆进口量价齐增,俄冷冻和冰鲜牛肉已获准输华。电子商务、服务贸易、中欧班列的发展潜力在疫情期间更加凸显。二是经济技术合作继续推进。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具备过货条件,两国首个合作建设的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投入运营,中方企业承建的莫斯科地铁西南段项目隧道顺利贯通,长城汽车与俄政府签署特别投资合同。疫情期间,中国对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稳步开展,部分中资企业新签一批重点项目合同。三是地方合作展现活力。两国有关地方和行业协会积极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云”对接,双方顺利举办第二届大豆贸易与投资对接会,推动达成更多合作意向。俄地方和企业积极线上参加第三届进博会、广交会等活动,并组织多场线上洽谈活动。
4. 很多俄罗斯人希望向中国出售更多包含附加值的产品,这方面是否已有所进展?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俄罗斯糖果和冰激凌三秒内全部售罄,这是否释放了良好信号?这类商品在中国存在很大需求吗?
俄罗斯商品在中国市场具有良好口碑和巨大的需求潜力。近年来,随着两国务实合作的不断深入,俄核电、航空航天、科技等领域高附加值产品对华合作优势进一步凸显,农产品和食品愈加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中国已成为俄农产品和肉类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除了冰激凌、糖果外,俄巧克力、蜂蜜、香肠、肉类、大麦、小麦、植物油、海产品等也逐渐摆上中国老百姓的餐桌,对华出口潜力不断扩大。希望俄方继续积极参加将于明年11月5-10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中国消费者推介更多优质农产品,双方共同努力,将农产品贸易打造成新的增长点。
5. 2020年12月北京和莫斯科签订两个首都之间2021-2023年合作计划。纲要包括贸易、经济、投资、科技创新、教育、城市规划、体育、公共卫生、旅游、文化和媒体领域的互动。您能否谈一谈这个合作纲要,以及转向在线方式对其有何影响?
地方合作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5年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来,北京市与莫斯科市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在经济、社会、文化、城市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莫斯科市已成为与北京市交往领域最广泛、交往程度最密切、交往成果最丰硕的友城之一。近日,两市共同以线上方式庆祝结好25周年活动,北京市市长陈吉宁视频形式会见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并云签署两市政府合作计划(2021-2023),两市有关部门分别举行科技创新圆桌会、交通圆桌会、经贸投资圆桌会等一系列线上交流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共同举行了精彩的纪念音乐会。在全球大多数国家面临疫情严峻考验的艰难时刻,两市坚持举办结好庆祝活动,彰显了两市友城关系的韧性。线上合作是疫情条件下跨境交流的有效方式,但我坚信中俄终将携手战胜疫情,北京和莫斯科两市将以签署《合作计划》为新的起点,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举行更多面对面的活动,开展联合创新合作,谋划后疫情时代旅游、双向留学、文化交流等人文项目,推动两市友好关系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6. 很遗憾,新冠肺炎疫情给作为俄中合作重要因素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打击。俄入境旅游业预计损失了6000亿卢布(占总收入的70%),特别是来自中国游客的收入剧减。是否有预测和评估,什么时候中国游客会返回俄罗斯?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沉重打击。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旅游仍处于低谷。签证中断、口岸关闭、航班停飞等一系列处于防疫需要的限制措施确实使中俄两国游客往来人数锐减,但两国并未因此停滞在旅游领域务实合作的步伐。
据我所知,目前两国的旅游主管部门都在积极开拓国内旅游市场,将旅游行业遭遇的空窗期变为提升质量、打造品牌的机遇期,制定各项扶持政策,为旅游行业从业者创造新的机会和平台,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打造旅游精品路线,为疫情后行业更快复苏和两国更高水平务实合作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两国旅游主管部门充分发挥现有合作机制和平台优势,在双边和多边框架内积极开展高层对话,中俄旅游合作分委会、上合旅游部长会已经以视频会议方式顺利召开,就双边和多边框架内的旅游合作交换信息,互通有无,双方一致同意携手应对疫情影响,相互提供协助和支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政策协调,鼓励旅游企业创新经营思维和旅游产品,推出适应对方国家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和度假方式,促进线上旅游宣传推广,优化旅游发展软硬环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人才联合培养等。我相信,随着全球范围内疫情的进一步可控,两国旅游合作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
7. 11月,您曾在一家俄罗斯媒体发表文章提到“中国双循环”,可否向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中国“十四五”规划期间推动的这一新增长模式?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规划和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
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是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过去,改革开放后多年的出口导向战略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现在,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但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关键技术受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将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增长型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已具备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1.3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研发能力持续提升;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巨大的国内市场不断扩张,完全有能力形成以扩大内需为基点的发展模式。
其次,这也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收缩,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风险加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顺势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在努力打通国际循环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国内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
在新发展格局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中国将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意味着中国将在发挥国内市场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与各国的分工合作、互利共赢,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当前,中国举办进博会、建设自贸区和国际自由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向国际资本开放更为广阔领域、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这一切都表明,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同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的发展格局,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也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8. 中国的经济成就已众所周知,但在当前危机情况下,着实令人惊叹。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的成就也将为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发展注入动力,尤其是“一带一路”项目。今年这方面有哪些成果值得总结?
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持续涨潮、世界经济深陷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有望成为2020年世界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据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长将达2%,2021年增速有望达到7.9%。在这个特殊年份,中国再一次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各方评估中国经济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也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各国抗击疫情、稳定经济、保护民生发挥重要作用,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成为新的合作亮点。其中,中欧班列运送紧急医疗物资超过800万件,“空中丝绸之路”把超过1700吨的中国医疗物资运送到世界各地。在前不久顺利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2020年度会议上,各方均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传递了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积极信号。
欧亚地区国家在中国对外经贸合作中占据重要位置。过去一年,“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逆势前行,硕果累累,这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明显的情况下尤为不易。一是双边贸易加速回暖。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额达1120亿美元,同比略降3.3%,降幅逐步收窄。二是制度对接走深走实。《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联委会首次召开。《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际运输货物和交通工具信息交换协定》正式生效。三是大项目稳步推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供气,黑河公路桥交工验收,同江铁路桥中方口岸基本建成,中白工业园入园企业达到67家,中哈阿拉木图州太阳能光伏电站顺利投产。四是合作布局不断完善。中国同联盟国家加大医药卫生和防疫合作,联合开展疫苗临床试验。双方科技创新合作、数字经济、北极开发等领域合作方兴未艾。
中国同欧亚地区国家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友好是主旋律,合作是进行时。明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高水平的开放融入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今年国内商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同美国国内商品零售市场规模大体相当,未来10年将进口超过22万亿美元的外国商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强劲动力和更广阔空间,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我们愿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亚地区伙伴共享中国开放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深化对接合作,使合作成果进一步惠及各国发展,造福地区人民。
9. 美国大选是今年国际政治中最后一件大事。您如何评价美国大选的结果和过程?拜登上台后将有怎样的变化?中方对特朗普执政时期的中美协作做何评价?
美国大选是美国内部事务,中方尊重美国人民的选择。习近平主席已经向拜登发去贺电,指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强调双方应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同各国和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当前,世纪大疫病与百年大变局交织共振。各国都清醒意识到,全球性挑战须举全球之力共同应对,大国尤其要发挥表率作用。中俄关系就是当代大国间和睦共处的典范。两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引领国际抗疫合作,坚决同政治病毒作斗争,共同维护了世界和地区的安全稳定。正如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前不久同拉夫罗夫外长通话时所说,世界上越是乱,越是变,中俄关系就越要稳,越要好。双方全面战略协作价值对中俄和世界就越宝贵。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Все, что вносит единение между людьми,есть благо и красота; все, что их разъединяет, — зло и уродство.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利益紧密交融的今天,大搞“新冷战”、“零和博弈”没有出路,建设“共同体”、“大家庭”才是人间正道。艰难的2020年即将过去,美国新一届政府也即将走马上任。中方真诚希望美国重新担起全球性、负责任大国的使命,同中方相向而行,多做对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有利的事情,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合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请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对2021年的期许。过去的一年令所有人深感疲惫,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着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生活会到来吗?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2021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完全有理由、有信心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1年中国人民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坚实迈进。202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也是中俄科技创新年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各项重要共识,积极推动中俄各领域合作提质升级,为促进两国的发展振兴、深化中俄友谊继续努力。2021年,世界仍将面临疫情世纪大流行叠加百年大变局的复杂形势,然而,我想借用今年初武汉抗疫最艰难时刻流行的一句话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始终坚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必将在曲折中继续前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会改变,全世界人民对更美好生活向往也不会落空,只要我们付出汗水去努力争取。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愿与俄罗斯朋友们携手并肩,以新的一年为起点,共同开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消息源: 教育部、外交部相关媒体网站